心态不好的人,一定要多读读余华,能治愈所有的内耗与焦虑(1)
发布人:星空在线,星空在线(中国)  发布时间:2024-10-15   浏览次数:11

心态不好的人,一定要多读读余华,能治愈所有的内耗与焦虑

  糟糕,你陷入了精神内耗。不知道多少人听到这句话会猛然心头一震。现在提到精神内耗,很多人顿觉遇到洪水猛兽。好像一触及这个按钮,立马整个人生就会开始糟糕透顶,不可遏止。当下整个互联网都在教我们如何避免精神内耗,它几乎已经变成一个巨大的时代难题。

  但精神内耗这件事,真有这么可怕吗?有这样一位作家,他就对内耗有不同的看法。他告诉我们,其实精神内耗这件事,并不是我们大多数人所想的那样。不仅不可怕,相反,它有着独到的积极意义。这位作家就是我们的潦草小狗”——余华老师。 

  精神内耗是个什么玩意儿?余华老师有过一个贴切的形容,他说内耗就是——言未出,结局已演千百遍;身未动,心中已过万重山;行未果,假象苦难愁不展;事已毕,过往仍在脑中演。来回拉扯,别提多烦了。吃过内耗之苦的小伙伴,都知道这种状态有多磨人。可有人可以不内耗么? 

  看过这么一个段子:说一个英国小伙子,久为精神内耗所苦。每天从太阳升起到太阳落山,至少要内耗个百八十次。后来小伙认为他的内耗是贫穷导致的,因为自己太穷,所以每天都要精打细算,非常内耗。他认为只要有钱,就不会内耗了。于是小伙子就应聘到英国皇室去当服务员,结果开了眼:某位亲贵每次出门前都会因为要穿哪一双鞋子而纠结半天;吃饭的时候,他们要为喝葡萄酒还是威士忌能犹豫半个钟;连选用什么样的纸巾上厕所,都要筛选很久,最后用起来不舒服还会捶胸顿足。小伙子发现,他以为的这些应该从不内耗的人们,其实内耗得比他还要严重。这下子他才明白,内耗这个事儿,是人天生自带的。就跟吃饭喝水呼吸一样普遍。只要我们还活着,就免不了内耗。

  内耗的本质是什么呢?余华老师用一句非常形象的话总结,他说:内耗是在寻找出口。寻找什么出口?生活的出口。生活里有很多事情,是没法按照我们的想法来发展的,人总是面临事与愿违。比如明明功课天天辅导,孩子成绩却是不好;老是熬夜加班,本以为升职有望,结果进了裁员名单;以为为伴侣做了一切他会感恩在心,结果人家转头就来数落你。每当遇到这种时候,我们很难不内耗。因为我们发现,生活是失控的。这个时候就开始有情绪,有愤懑,有窒息感了。于是我们需要去找那个出口,让我们的情绪得以释放。缓上一口气。不然,郁结于心,是会出问题的。

  所以,当你意识到自己陷入精神内耗之中时,首先完全不必有任何恐惧或者罪恶感。这是正常的,只要它不致你倒地不起,就不必过于介怀。

  同样,当您看到一个正处于精神内耗之中的小伙伴,请也不要嘲讽和蔑视他。因为你不知道他曾遭遇过多大的磨难。像余华《活着》里的福贵,年少时输光家产,母亲得病,他在去请郎中的路上被抓了壮丁;后来妻子得软骨病离世,儿子给人输血过量离世,女儿产后出血而亡;女婿在工地上遭遇意外,外孙吃豆子撑死。福贵只希望老婆孩子热炕头,孙子女儿吃上肉。可最后呢?只剩一头老黄牛陪着他,形单影只。

  像福贵这样的人,内耗一下太正常了。如果说于命运而言,无有公道;那么内耗,就是仅存不多的选项之一。你所见到的每一个陷入精神内耗的人,都可能陷入过福贵似的处境。与其嘲讽说教,不如留下一份悲悯。这内耗,实则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宿命。 

  生活里,很多事情本身就很难,完成它的过程中不精神内耗几乎是不可能的。比如创作。余华在写《活着》之前就已经开始内耗了。当时他一直很想写一个讲命运的故事,但怎么琢磨都没有灵感。后来开始动笔了,写到一半又不知道怎么写了。很长一段时间,余华都是写了一段,看看觉得不行,删掉重新写,写完还是觉得不行,又删掉重写。就这样循环往复,直到最后把《活着》写完,他的很多本书都是这么写出来的。所以他形容:我写作40年,内耗了40年,不是一次内耗,而是无数次内耗构成的。 

  现实里很多事情就是这样,你要做成,必得内耗。马斯克在08年的时候因为金融危机公司濒临破产,火箭试射也频频失败。接踵而来的就是大量员工离职,金主失去信心,有媒体甚至搞了一个特斯拉破产倒计时,用来揶揄马斯克。那个时候马斯克的精神内耗别提多严重了。除了心力交瘁,他几乎每个晚上他都会从噩梦里惊醒,还会没有缘由地呕吐。白天一睁眼,就是公司如何活下去,资金链怎么续上,研发下一步要怎么走。晚上一闭眼,就是公司破产,树倒猢狲散的可怕场景。就是在这样的不断内耗里,马斯克和特斯拉渐渐走出困境。 

  可见,精神内耗才是成功之母。所以,在很多大佬的演说里,艰苦的奋斗永远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。因为几乎所有成功者,都是从内耗里走出来的。这个道理,孟子早就告诉过我们——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 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。想完成一件大事,势必要权衡各方,整合资源,绞尽脑汁,挠破头皮。而这些,无一不是囊括在精神内耗之中。也就是说,有些事儿,不内耗它成不了。与此同时,一件事儿难不难,很多时候也是主观决定的。这事儿对一个人可能轻而易举,对另一个人或许就是难上加难。

IMG_264

  比如做一道家常菜花甲粉条煲。这事儿对我母亲来说只是把菜铺在砂锅底下,再把花甲和粉条铺上去蒸熟,就完事儿了。但对我可不是,得先在各大美食博主的主页里找教程,然后一一比较,纠结一下用谁家的教程。是选呈现好看的,还是流程简单的?好不容易选定了教程,又因为没有生抽老抽,改用酱油,最后还是决定到超市里买这些调料,于是又花了10分钟犹豫哪个牌子比较好。买完调料后开始按教程蒸煮,明明每个步骤都没出错。但时间一到出锅,精彩了,粉条根本没熟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开始陷入懊恼。狠狠思考后才明白,原来是我家的砂锅比教程里的更大,所以焖煮时间应该是不同的。好了,这下子又得回锅继续蒸……

  煮一道花甲粉条煲,真的内耗到我心力交瘁。明明只是一道小小的家常菜,却令到我这小伙子血条没了一半。这样的情况,在生活里太普遍了。有的事情是本身就很难,有的事情是对我们来说很难。总之,只要有个字,就很容易引发精神内耗。这是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境遇。不少事情,我们都是在不断不断不断的内耗中,慢慢看到转机。 

  那么,什么样的人才不精神内耗呢?对于这一点,余华老师也给出了他的答案——通常是那些彻底麻木的人,完全没有改变现状的意愿的人,就不内耗。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已经是一潭死水,掀不起任何波澜。只是如提线木偶般,机械地过日子。这样的人,他就不会内耗。但同时,也不会有进步和改变。 

  内耗很多时候,其实是一种积极的表现。它代表着你正在走上坡路余华在上课的时候就经常告诉自己的学生:假如你们写作的过程中,遇到困难了,那就意味着你们在进步。反之,当你的写作始终一帆风顺的话,那你可能原地踏步了。所以,精神内耗也是一个象征,当它出现的时候,你可以安心了——说明此时此刻的你,正在前进;而一个有精神内耗的地方,必定也是一个有活力的地方。曾拜访过一个著名的设计团队,团队里的每一个人几乎都在内耗。亲眼目睹很多人把方案写完再删除,删除后重写,往复十几遍。整个办公室的废纸篓里堆满了各种设计案。团队看起来压力山大,但他们却是国内最成功的设计团队之一。手握无数成功案例,并且一直在进步。所以,精神内耗的当下固然辛苦。可它对个人、对团队都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。且一个有精神内耗的社会,也才是一个前进和发展的社会。 

  大家有压力,但是都在寻找着各自的突破口;会遇到困难,但有希望见到新的曙光。如今你若到非洲的原始部落,会发现那里的人自洽到面无表情。在有食物果腹的情况下,他们不会因为任何事情发生精神内耗。甚至不知道精神内耗为何物。对他们来说,一天就是固定的——起床-打猎-吃饭-睡觉;一生就是固定的——出生-成长-娶妻-生子。不会去思考任何其他情况,也不关心外面是何天地。在这种情况下,有什么需要烦恼的呢?他们不会有精神内耗,但他们也一辈子被困在了部落里,无缘见到外面的世界。整个部落也始终野蛮,无法向文明迈进。所以,有精神内耗不必惊慌,没有精神内耗,有时倒是要有所警惕。精神内耗,它是一种正能量

  最后想说,精神内耗真的不是什么洪水猛兽。它只是人面对困难时的正常反应。借用余华老师的一句话——人类,往往无法忍受太多真实。当真实的境况让我们难以承受时,精神内耗就是不可避免的。它的存在,证明我们还活着,并且正在努力前行。所以,完全不必介怀,更不必因为内耗而懊恼。陷入内耗时,就尽情去内耗吧,权当一种自我调整。只要内耗完别忘记站起身抬起头,拍拍身上尘土;再往前走,就行。

 

作者 | 海边的渔车夫

图片 | 视觉中国,网络